80亿身价宁波富豪突然离世,“壳王”称号背后有什么故事?

文 | 杨万里

杉杉股份、吉翔股份公告,实控人郑永刚因突发心脏疾病救治无效,于2023年2月10日与世长辞,享年65岁。

随着突然离世的消息发酵,杉杉股份、吉翔股份今日(2月13日)纷纷低开,盘中一度跌超5%。截至午间发文,杉杉股份收报18.53元,总市值为419.5亿元;吉翔股份收报16.18元,总市值为83.92亿元。

郑永刚可谓是一个有“故事”的企业家,从货车司机到出任厂长,在1990年将杉杉西服做成国内当红品牌。

郑永刚的眼光比较独特,在九十年代末开始研究转型,带领杉杉股份从服装企业摇身一变为新能源产业领军企业。2022年胡润百富榜显示,郑永刚的身价为80亿元,排名国内第795位。

我们关注到,市场对郑永刚也有争议,他擅长在二级市场进行资本运作,被外界称为“壳王”。

“灵魂人物”郑永刚

上世纪七十年代,宁波小伙郑永刚退伍转业后,去了一家外贸公司当货车司机。

由于工作出色,27岁时(1985年)他就被派到鄞县棉纺厂当厂长,并在31岁(1989年)时出任宁波甬港服装厂(后改为杉杉集团有限公司)厂长。

到了1990年,杉杉西服走红全国。1992年,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杉杉股份”)成立,四年后郑永刚带领杉杉股份登陆A股,成为中国服装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杉杉股份开始研究转型,郑永刚设定的两个方向是“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

最终,杉杉股份选择了“新能源新材料”方向。

1999年,郑永刚斥资8000万元,专攻锂离子负极材料。到了2021年,郑永刚带领杉杉股份通过收购LG化学的偏光片,跨界进军了一个新的赛道,他称这是自己的“最后一战”。

从服装业务起家,到转型锂电材料再到布局偏光片业务,如今,杉杉股份已经成长为新能源产业领军企业。

截至2022年上半年,偏光片分部、锂电池材料分部占杉杉股份营收比重为54.07%、37.87%。

在负极材料领域,杉杉股份是全球锂电池头部企业 CATL、LGES、ATL、BYD 等的主要供应商。截至去年上半年,该公司负极材料市场占有率排名行业第二。

在偏光片领域,杉杉股份 LCD 电视用偏光片业务、LCD 显示器用偏光片业务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7%、21%,均排名全球第一。

可以说,杉杉股份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灵魂人物”郑永刚的两次重大决策。

在企业经营中,外界对郑永刚评价较高。但在二级市场里,郑永刚曾经实施的一些资本运作动作,也引起过争议。

“壳王”称号背后的故事

郑永刚擅长资本运作,典型案例包括申通快递借壳艾迪西、抽身江泉实业、入主新华龙(吉翔股份前身),被外界称为“壳王”。

2014年11月份,泓石投资(郑永刚旗下)刚刚成立一个星期,就快速以14.42元/股受让艾迪西原控股股东26.98%股份,郑永刚成为新实控人。一年之后,申通快递宣布借壳艾迪西,郑永刚通过这笔交易赚了数亿元。

2017年6月份,收到股权受让方支付的诚意金后,郑永刚选择从江泉实业里抽身。而此前,他在这只壳股中有三年时间。

同样在2017年,在新华龙陷入困境之际,郑永刚通过宁波炬泰通过两次受让股权成为新华龙的新实控人,之后更名为“吉翔股份”。

入主不久后,郑永刚快速启动重组事项,吉翔股份相继布局影视、游戏、无人机与机器人、锂业等业务。尴尬的是,多次追逐风口的吉翔股份近年来业绩波动大,2019年、2020年两年合计亏损超4.8亿元。

今年1月份,吉翔股份收到上交所下发的问询函,监管层提到公司存在“前后信息披露不一致”、“隐瞒一致行动关系”等问题,实控人郑永刚被卷入其中。

值得关注的是,郑永刚以往的资本运作方法是:先是通过协议受让股份方式成为实控人,在更换管理层后又快速推动重组。

郑永刚在资本运作方面既有成功案例,也有失利的案例。

现在,投资者最关心的是,随着这位大佬离去,他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将走向何方?新掌舵者能否再创辉煌,我们将继续保持关注!

about author

admin

admin@arttotech.com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 Ut enim ad minim veniam, quis nostrud exercitation ullamco laboris nisi ut aliquip ex ea commodo consequ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