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海外绑架的“猪周期”,阿根廷大豆助力猪周期起飞?

一.猪周期,见底了?

由于猪粮比价过度下跌,猪肉收储重启,猪周期再次出现“触底反弹”的信号。2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由于猪粮比价过度下跌,已进入下跌一级预警区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启动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并指导各地同步收储。

猪肉收储是什么?

据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解读:收储是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多个相关部门参与,委托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在网上竞拍交易,将市场上过剩的猪肉冷冻储备起来的工作。

猪肉收储的目的是什么?

一是稳定猪肉价格,提振市场信心,保障猪农的基本利益,维持猪肉畜牧的稳定性;

二是补充国家猪肉战略储备,保障粮食储备的安全。

收储后对猪肉价格有什么影响?

从历史数据表现来看,国家开启猪肉收储工作后几个月,猪肉价格均会出现触底反弹。

例如,2022年官方共进行了13批次收储,第1批次到第4批次储备肉收储期间,猪价行情逐渐企稳,第五批次收储以后,猪价开始缓慢回升,随后又开启了新一轮的猪周期。

二.目前猪周期到了什么位置了?

按照国家规定,猪粮比价有三级预警区间——三级预警:猪粮价格比值小于6:1时;

二级预警:猪粮价格比值连续三周位于5:1到6:1之间;

一级预警:猪粮价格比值跌破5:1。

而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1月30日-2月3日,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96:1,已经进入一级预警状态。

那么,4.96:1在历史上属于什么水平呢?

通过历史数据的复盘可以看到,猪粮价比历史上仅在2014年、2021年、2022年短暂跌破了4.96的水平,随后便出现了企稳回升的情况。

从猪农的利润的绝对水平来看,更能够发现目前猪农面临的窘境。截至2023年1月20日,国内自繁自养生猪每头将亏损317.7元,而外购仔猪的亏损额更是达到了396.9元/头。简单来说,现在猪农养猪就是越养越亏,养得越多就亏得越多。

与历史上的猪粮比跌破警戒线不同,高粮价是导致目前猪粮比如此低的重要原因。

粮食危机的背景下,猪饲料价格持续上涨,处于近几年来的高位水平。

例如,在2018年非洲猪瘟爆发前,猪肉价格一度下跌至15元/kg左右,但彼时猪农仍有一定的利润,猪粮比也并未突破一级警戒线。

从数据来看,目前猪粮为3.67元/公斤,约为2018年猪粮价格的160%左右。

猪肉市场供过于求是导致目前猪肉价格快速下跌的主要原因。据卓创数据,2022年12月猪肉产量为414.67万吨,环比上升18.97%;同期猪肉进口量为20.05万吨,环比增加10.79%。国内自产猪肉量以及进口猪肉量均明显回升。

此外,目前全国生猪出栏数量仍在持续上升,猪肉供给压力继续加剧。

更值得市场注意的是,由于疫情期间人员流动受限,部分城市居民存在回乡务农的情况,这可能导致表外的猪肉存栏数据高于预期,导致市场实际的猪肉供给能力增强。

高产量并没有高需求来匹配。目前白条猪肉的周度鲜销率已出现了下滑的情况,尤其是在春节过后,市场对于猪肉的需求将进一步下降。从屠宰场的日度屠宰数据中也可以看到,目前生猪屠宰量也处于历年同期偏低的水平中。

更令人担忧的是,未来几个月内猪肉的供给可能还会持续上升,进一步加剧猪肉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可以看到,目前小猪和中猪的存栏数还呈现上升的趋势,考虑到生猪从存栏到可屠宰状态之间存在较长时间的培育周期(大约要6个月才可出栏),未来猪肉的供给总量恐怕还会上升。

三.阿根廷大豆助力猪周期“起飞”?

众所周知,大豆是猪饲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大豆价格对生猪饲养成本的影响较大。

阿根廷是全球最主要的大豆生产国之一,2010年后,其年均产量为4900万吨,其中2014 年的年产量更是达到了6140万吨。

从占比来看,2010年后,阿根廷大豆产量占全球的平均比重为15.5%,峰值更是达到了19.2%,阿根廷的大豆是全球大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这样一个大豆生产大国现在也面临着严峻的气候问题,导致其大豆产量骤降。

受拉尼娜气候影响,阿根廷正面临着自2009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问题,目前阿根廷的核心农场中,有93%处于干旱状态;47%处于异常干旱状态

从阿根廷的大豆产区分布情况来看,其大豆主产区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该地区大豆产量占阿根廷大豆产量的50%以上。

但是目前阿根廷大部分的核心大豆生产区降雨情况仍低于平均水平,干旱气候导致阿根廷大豆生产严重受阻。

更令人担忧的是,据World Ag Weather预测,2月上旬阿根廷的降雨预期仍在减少,也就是说短期内阿根廷的干旱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这将会严重减缓阿根廷的大豆播种进程,进而对其全年的大豆产量造成影响。

在严重的干旱气候下,阿根廷的大豆产量预测值被大幅下调。据美国农业部2023年2月预测数据显示,未来阿根廷大豆产量的年度预测被大幅下调至4100万吨,较1月的预测值下调了450吨,较其产量预测高点更是下降了1000万吨。

随着阿根廷大豆产量的下滑,其出口量也被大幅下修。同样据美国农业部预测,未来阿根廷大豆出口量将下滑至420万吨左右,较其预测高点下降了350万吨。

由于市场对未来阿根廷大豆供给预期的下降,市场认为未来国际大豆市场将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进而导致近期国际大豆价格快速上涨。截至2023年2月8日,阿根廷大豆价格已经上涨至1519美分/蒲式耳。

大豆是猪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大豆价格的暴涨将会导致猪肉饲料价格持续攀升。由于目前猪农亏损情况较为严重,短期内恐无法继续承担饲养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除国家进行战略收储分担市场压力以外,国内猪农大概率也会采取“减产保价”的手段减少未来的猪肉供给量,进而降低其亏损的程度。

可以看到,目前生猪出栏均重相对较高,反映此前猪农对于猪肉市场预期较好,依旧存在“待价而沽”的想法。

但随着猪肉价格下跌,猪饲料价格持续上涨,为了减少亏损,猪农可能会让小猪提前出栏,进而降低猪肉市场的供给压力。

整体来看,随着国内猪粮比进入一级警戒区间,反映本轮猪周期的下行时期已接近尾声,猪周期即将进入到上行通道中,叠加遇到阿根廷干旱,国际大豆价格上涨,推动猪肉生产成本,届时可能会进一步推动猪周期“起飞”。

about author

admin

admin@arttotech.com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 Ut enim ad minim veniam, quis nostrud exercitation ullamco laboris nisi ut aliquip ex ea commodo consequ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