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涨价,“等等党”慌了

​原本还在等待进一步降价的张弘,却提前刷到了特斯拉宣布涨价的消息。

2月10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Model Y后驱版涨价2000元至26.19万元,其他车型价格未变。

一个多月以前,特斯拉中国于1月6日大幅下调旗下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价格,降幅最高分别为3.6万元、4.8万元。

特斯拉降价正值农历新年前夕,决定再等等的张弘最终却等来了价格回调,这也让他终于下定决心在当天完成了Model Y的定金支付,“价格是涨是跌谁也摸不清,早点买了就安心了。”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调价背后,特斯拉“以成本定价”的铁律开始松动。“汽车原材料价格近期没有明显上涨,锂矿价格还有所下跌。”汽车行业从业者王松向字母榜(ID:wujicaijing)表示,这次价格小幅上涨或与短期供需变化有关。

大幅降价后,今年1月,特斯拉中国销量达到66051辆(出口 39208 辆),环比增长18%,创历史新高。

但从官网交付周期来看,降价至今,Model 3交付周期仍旧是1-4周,而Model Y的交付周期则延长至2-5周。此外,2022年全年,特斯拉中国销量近44万辆,其中31万多辆是Model Y,占比超70%。Model Y率先提价,或与其需求更为强劲有关。

对于特斯拉来说,在成本以外根据需求动态调整价格,有助于其把控产销节奏;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特斯拉的价格走势变得更加难以预料。

A

在特斯拉之前,没有人会想到,买车能够买出炒股的体验。

今年1月特斯拉降价后,中意特斯拉已久的张弘便开始琢磨“抄底”入手一台Model Y。但降价正值农历新年前夕,张弘工作繁忙,决定年后再说。

过年期间,张弘时常浏览各大论坛和短视频平台,不少博主认为,随着原材料成本下滑和短期需求释放,特斯拉可能继续降价,这让张弘有些犹豫。

然而2月10日,特斯拉官宣Model Y涨价,张弘终于下定决心,支付了定金。在张弘看来,现在涨价的是后驱版,其他版本的价格仍旧是历史最低,性价比相对较高。“只要今年不再几万几万的降,都能接受,而且难保之后不再涨价,毕竟没人能摸清马斯克的心思。”

马斯克的心思或许难以预测,但这次涨价并非无迹可寻。2月3日,特斯拉就已经在美国上调了Model Y长续航版本和高性能版本的价格,涨幅分别为1500美元、1000美元。

新能源车时常因价格波动而引发争议,特斯拉今年1月的大幅降价就让部分老车主强烈不满,多地车主在特斯拉门店拉起横幅。

但特斯拉却有着在价格涨跌上反复横跳的资本。过去一年,特斯拉虽然频频陷入安全性和价格调整引起的争议中,但并未波及销量。今年1月,特斯拉在中国狂销6.6万台,创下单月销量新高。

消费者真金白银的支持,让特斯拉有恃无恐。连威马首席数据官梅松林都感叹:“特斯拉单车净利润是大众的十倍……只要特斯拉还想降价,随时都可以,降价空间还很大。”

降价后的特斯拉销量逆势上涨,回击了外界对于其需求疲软的质疑,其资本市场表现也因此迅速回暖。从官宣降价的1月6日至涨价前的2月9日,特斯拉股价从103美元一路上涨至207.320美元,翻了一倍。

有网友测算,如果在1月6日下订购买Model Y,并把调整前后的差价拿去购买特斯拉股票,到提车时算上股票的收益,就相当于用Model 3的价格买到一台Model Y。

B

不论是年前的大幅降价,还是年后的小幅提价,两次价格调整的关键词只有一个——需求。

这意味着特斯拉的价格策略似乎正在脱离成本这一单一指标。王松认为,长期来看特斯拉还是围绕成本锚定售价和利润率,但短期需求的影响不容忽视。

去年12月以来,锂盐价格明显松动。截至2023年2月8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跌至46万元/吨,较去年11月高点下跌14万元/吨,跌幅超20%,且仍未见底。

这也让一部分并不急于购车的消费者选择继续持币观望。毕竟只要特斯拉仍然坚持以成本定价,长期来看其价格必然会进一步下降。

在这部分人眼中,这次小幅涨价是消费者用钱包投票的结果,佐证之一就是需求相对较低的Model 3在中国和美国都未涨价。

Model Y的热度也不仅体现在交付量和交付周期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汽车品牌保值率报告》显示,Model Y的一年保值率达87.29%,在所有纯电动车中排名第一,Model 3则以82.9%的保值率排名第11。

Model 3一定程度上吃了定位的亏,在纯电中型车中,Model 3保值率排名第一。但中国市场消费者一向更偏爱中大型SUV,Model 3并非大多数人的第一选择。

2022年全年,Model 3国内销量124456辆,同比减少17.5%;Model Y销量315314辆,同比增长85.6%。而1月份大幅降价后,Model Y的需求显然再次超出了特斯拉的预期,交付周期进一步延长。

综合上述因素,降价后的Model Y,或许在马斯克看来性价比有些过于高了,小幅上调售价并不会对需求造成显著影响,反而有助于特斯拉把控产销节奏,同时把定位不同的两款车型在价格上拉开差距。

“等等党”们持币观望的另一个理由,是马斯克定下的全年销售目标。1月27日特斯拉财报电话会上,马斯克表示“1月份的订单需求量大约是产量的两倍,2023年特斯拉的销量可能达到200万辆。”

2022年,特斯拉中国销量占全球总销量三成左右,以此估算,特斯拉想实现年销200万辆的目标,中国区销量要达到60-70万辆。这意味着,类似1月的旺盛需求需要一直持续到年底。

然而市场整体状况并不十分乐观。乘联会估计,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可能突破850万辆,同比增速在30%左右,大幅低于2022年的93.4%,对于渴望追求50%年复合增长率的特斯拉来说,同样将遭遇需求下滑的潜在压力。

针对未来可能的需求问题,马斯克也不断向外释放悲观信号。去年年底的一场电话会议上,马斯克称他认为2023年将发生异常严重的衰退,届时房屋和汽车等高价商品将受到极大影响。

此外,近日有消息称,特斯拉正在计划提升上海工厂产能。随着原材料价格走低、产能持续释放,一旦特斯拉需求增长放缓,不排除马斯克再度大幅降价的可能。

about author

admin

admin@arttotech.com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 Ut enim ad minim veniam, quis nostrud exercitation ullamco laboris nisi ut aliquip ex ea commodo consequat.